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--->品牌營銷欄目--->電子商務-->詳細內容
盤點2001網絡廣告(上)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2-1-28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盤點2001年的中國網絡廣告,我們可以欣慰地看到,盡管網絡廣告的發(fā)展尚不足以使網站實現盈利,也無力阻止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的全面跳水,但2001年畢竟是中國網絡廣告飛速發(fā)展的一年。在這一年里,網絡廣告營業(yè)額實現翻番;新的廣告形式層出不窮;大批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企業(yè)開始投放網絡廣告;而網絡廣告作為電波、平面和戶外廣告以外的第四大廣告形式的地位也初步確立。
營業(yè)額實現翻番
1997年3月,Chinabyte網站發(fā)布了一則動畫旗幟廣告,由此中國網絡廣告業(yè)實現了零的突破。到1999年,中國網絡廣告收入超過1億元,2000年接近3億元,2001年將超過6億元。
網絡廣告迅猛發(fā)展的基礎是網絡作為一種媒體正在迅速大眾化。據CNNIC(中國互聯(lián)網絡信息中心)統(tǒng)計,中國網民數量正在呈幾何級數增加: 1997年10月中國上網用戶人數僅為62萬人,1999年7月達到約400萬人,2001年7月達到2650萬人。網絡作為一種媒體,已強有力地滲入到了大眾生活當中,并且擁有了越來越大的“注意力”市場份額和影響力。
形式不斷翻新
打破傳統(tǒng)的網絡廣告BANNER、BUTTON、文字鏈接等一成不變的模式,2001年中國新推出的廣告形式著實讓人眼花繚亂,目不暇接。中國網絡廣告形式之多就連網絡廣告的創(chuàng)始人喬(Joe)、柏瑞(Barry)和何比(Herbie)都始料未及。美國艾維媒體資訊(Evaliant Media Resources)的分類專家稱:“中國是網絡廣告形式最豐富的國家”。
據艾維媒體資訊的數據顯示,2001年僅新浪(Sina.com)推出的新網絡廣告形式就有4種,分別為:
1.巨型廣告:一種比標準的旗幟廣告大4倍,約占全屏幕14%的廣告形式;
2.全屏廣告:此種廣告形式在用戶打開瀏覽頁面時,以全屏方式出現3-5秒。然后,逐漸縮成BANNER尺寸,進入正常閱讀頁面;
3.通欄廣告:橫向的巨幅廣告;
4.聲音廣告:綜合利用視覺、聽覺效果對用戶進行說服的網絡廣告。由于許多辦公室的多媒體電腦沒有音箱,影響了其傳播效果,因此采用聲音廣告的多是日用消費品廠商,如強生、泰諾等,廣告目標專門針對家庭用戶。
對于網絡廣告新形式的推出,廣告從業(yè)人士普遍表示歡迎,并看好其前景;而網民卻對通欄和全屏廣告等帶有強制性的廣告形式頗為反感,認為這些強加的廣告影響了他們安然閱讀頁面。他們認為,網站這樣做是為討好商家而犧牲了網民的利益。如果網民真的因此而厭惡甚至冷落網站,網站的廣告收入和長遠發(fā)展勢必會受到影響。目前看來,在網絡廣告形式的創(chuàng)新和各種廣告形式的合理運用方面,還有待進一步探索,只有平衡好網民、網站和廣告主三方的利益,網絡廣告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才有可能實現。真正的廣告主群體出現
1999年,投放網絡廣告的大都是INTEL、DELL、IBM這樣的IT客戶,而INTEL是搜狐(Sohu.com)的股東,DELL是新浪(Sina.com)的股東,IBM則是要炒熱電子商務概念,可以說1999年的網絡廣告市場不過是投資者的錢左兜進右兜罷了。這種情況在2000年下半年個別冰箱、VCD品牌觸網后有所改觀。而只有在2001年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廣告主群體崛起后,中國網絡廣告業(yè)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廣告主群體。